34安徽
根据1983~1987年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数据统计,安徽有药材资源2508种,
其中药用植物类250科,2167种,约占86%(藻类12种、菌类79种、地衣10种、苔藓19种、蕨类47种、裸子植物26种、被子植物1766种);动物类140科、291种,约占12%;矿物类45种;其他5种。
本省中药资源种类较多的是六安、铜陵、淮南、芜湖及滁州等。黄山是省内资源有代表性的区域,据调查,有中药资源1632种,其中药用植物1476种,占全省药用植物的68%。
全省中药区划分为5个一级区,23个二级区。
安徽药材区划 |
|||
一级区 药材区 |
地理位置 地形、气候 |
二级区 药材亚区 |
适宜品种 |
I.淮北平原家种药材区 |
本区位于淮北平原,地处温暖带的南缘,土层深厚,适宜根茎类草本药材生长,主要药材有白芍、菊花、白芷、紫菀、怀牛膝、板蓝根、半夏等。亳州药市 |
1.淮北丘陵、黄泛平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受黄泛影响,分布沙淤、两合土等潮土,黄河故道横贯其间,栽种了果树、林木,林内间种了地黄、板蓝根、白芷、白芍、紫菀、半夏、延胡索等药材,可发展罗布麻。 |
2.皖西北黄泛平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以涡河、颍河的黄泛地带为主,地势较高,黄潮土土层肥厚,肥力较高,适宜于牛膝、芍药、桔梗等深根植物药材栽培。家种品种多,亳州就有140多种,道地药材亳芍、亳菊。 |
||
3.河间平原与湖泊洼地药材亚区 |
本亚区河间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,湖泊水域与沿淮湾地面积较大,适宜浅根类药材如香附、半夏、萹蓄、红花、姜、瓜蒌、光慈姑以及鳖甲、蟾酥、芡实等水生药材。 |
||
II. 江淮丘陵岗地家野药材区 |
本区位于淮河、巢湖与滁河之间,境内丘陵、岗地大,道地药材有滁菊花;以及蟾酥、金头蜈蚣、百蕊草、丹参、龙胆、明党参、苍术、猫爪草等主要品种 |
4.皖东丘陵木本、草本药材亚区 |
本亚区包括老嘉山、皇普山、凤阳山等丘陵,主要药材:滁菊花、杜仲、明党参、百蕊草、酸枣仁、蜈蚣、徐长卿、白鲜皮等。 |
5.江淮岗地与湖泊平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丘陵起伏,岗地平原相间,草本药材众多,如明党参、桔梗、百部、天冬、瓜蒌、百蕊草、猫爪草、威灵仙、半枝莲等;今后要以草本药材为主,抓好红娘虫、斑蝥、全蝎、蜈蚣、龟甲、鳖甲等动物药。沿湖平原中药资源主要有龟甲、鳖甲、芡实、珍珠等。 |
||
III.皖西山地森林动植物药材区 |
本区位于安徽西部,为典型的北亚热带山地,中药资源种类多,道地药材有茯苓、霍山石斛、皖贝母、断血流等。 |
6.大别山北坡低山丘陵木本、水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山脉纵横,丘陵起伏,夏季气候温凉多雨,中药资源种类多,主要有茯苓、天麻、杜仲、厚朴、霍山石斛、断血流、山茱萸、覆盆子、豨莶草、草乌、百蕊草、桔梗、珠子参、绞股蓝、魔芋、马兜铃、淫羊藿、五味子、西芎、灵芝、麝香、豹、灵猫香、乌梢蛇等。 |
7.大别山南坡低山丘陵木本、水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地貌类型多样,气候温暖,主要中药材有:茯苓、厚朴、栀子、枳壳、枇杷叶、三尖杉、乌梅、陈皮、前胡、百蕊草等。 |
||
IV.沿江丘陵湖泊平原药材区 |
本区位于安徽中部,以平原、滩地为主,间有丘陵、岗地,则主要药材有牡丹皮、龟板、鳖甲、桔梗、明党参、丹参、夏枯草、土鳖虫、明矾、雄黄等。 |
8.东北部沿江丘岗平原草本、水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为含有丘陵岗地的沿江湖泊、平原,生产鳖甲、龟板、珍珠、明党参、三棱、光慈姑、夏枯草、蒲公英等。今后着重发展水生药材与三棱、桔梗、明党参、丹参等。 |
9.西南沿江部低山湖泊平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以丘陵岗地为主,道地药材有怀宁的安春花(海螺辛夷),并主产明党参、蔓荆子、南沙参、春柴胡以及水生动物龟鳖等。 |
||
V.皖南丘陵山地动植物药材区 位于安徽东南部,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,境内分布着九华山、黄山、天目山、白际山;野生中药资源种类繁多,但蕴藏量有下降趋势,主要药材有牡丹皮、徽菊花、明党参、宣木瓜、祁白术、山茱萸、太子参、桔梗、前胡、黄精、蕲蛇等。 |
10.皖南丘陵、岗地平原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位于皖南山区边缘,药材生产历史长,品种多。铜陵、南陵的牡丹皮、宣城木瓜为道地药材,太子参、明党参、桔梗、珍珠是当地的大宗品种。 |
|
11.天目山低山谷地药材亚区 |
本亚区多中、低山,间有新安江谷地。传统道地药材有金竹贡菊、金川枣皮(山茱萸)以及生晒术,并有厚朴、枇杷叶、陈皮、吴茱萸、蕲蛇等主要药材。 |
||
12.黄山、九华山山地药材亚区 |
本亚区以丘陵山地为主,野生中药资源丰富,主要药材有白术、百部、防己、黄精、山茱萸、前胡、桔梗等。适宜发展杜仲、厚朴、辛夷、山茱萸等林木药材以及茯苓、桔梗等大宗药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