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   资源    省级药材资源    62甘肃

62甘肃

根据1983~1987年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数据统计,甘肃有药材资源1527种,

其中药用植物类154科、1270种,占83%(菌类35种、苔藓4种、地衣5种、蕨类47种、种子植物1176种);动物类214种,占14%;矿物类43种,占3%。

 

省内中药资源多分布于陇南和甘南等地。

全省中药区划分为5个一级区,14个二级区。

甘肃药材区划

一级药材区

地理位置  地形、气候

二级区

药材亚区

适宜品种

I.陇南山地当归、纹党、红芪、贝母发展区

本区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产地。南部主产杜仲、辛夷、厚朴、猪苓等,栽培有党参、红芪、黄连、人参、西洋参、山茱萸等,而北部是当归、大黄、红芪、贝母的主要产区。

1.南部纹党、林麝保护亚区

本亚区文县是优质党参纹党的道地产地。武都、岩昌盛产红芪。林区适宜发展杜仲、黄柏、黄连、猪苓及林麝等。

2.东部药材生产亚区

本亚区适宜发展金银花、连翘、山茱萸、桔梗等药材生产,野生药材何首乌质量好。

3.北部当归、大黄、红芪、贝母药材亚区

本亚区中药资源丰富,并有上千年的药材种植历史和丰富的栽培加工技术。岷县、漳县、渭源、宕昌等县是当归主产地。道地药材岷归享有盛名,史称“马尾当归”。宕昌、礼县是大黄的道地产地,产“铨水大黄”。岷县、漳县产岷贝,为川贝母的佳品。山地盛产红芪。

II.陇东黄土高原甘草、柴胡、款冬花发展区

本区野生药材主要分布于东西两林区,以郁李仁、蕤仁、酸枣仁、秦艽、远志、淫羊藿、苦参、茜草、寄生、马兜铃、黄芩、地榆、车前子等为主。北部丘陵草原有甘草、麻黄、远志、茵陈等品种。家种药材主要集中于华亭、灵台县关山山麓,传统种植大黄、独活、款冬花等。适宜发展:伊贝母、杜仲、柴胡、黄芩、防风、知母等。

4.中南部款冬花、柴胡药材生产亚区

本亚区中药资源品种单一,适宜发展款冬花、黄芪、附子、柴胡、防风、黄芩、知母等。

5. 西北部甘草保护发展亚区

原有较丰富的甘草、秦艽、麻黄等中药资源,因连年干旱及过度采挖而锐减,并加剧退化。

6.东西两端子午岭、关山酸枣、山楂、蕤仁保护发展亚区

除有限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外,适宜发展大黄、伊贝母、独活等家种药材及养鹿业,同时尚可发展山楂、郁李仁等木本果实类药材。

III.陇中黄土高原党参、款冬花、半夏生产区

本区主要家种药材党参;其次还有地黄、牛膝、伊贝母、紫苏等。野生药材有茵陈、青蒿、蒲公英、牛蒡子、地骨皮、升麻、柴胡、小防风。适宜发展槐米、槐角、沙棘、甘草、枸杞子、款冬花、半夏、牛膝、紫苏、地黄、红花等。

7.中部党参生产亚区

本亚区以定西地区为主,盛产“白条党”。陇西、临洮、定西、渭源、通渭、会宁、秦安等7个县。

8.东部半夏、款冬花药材生产亚区

在巩固大黄、牛膝、紫苏生产;以半夏、款冬花为主要发展品种;发展五味子、桑寄生、苍术、沙棘等野生中药资源。

9. 北部药材生产亚区

除少量甘草、麻黄、地骨皮外,野生药材不多。适宜发展红花、地黄、板蓝根等家种药材。

10.西部山原赤芍、升麻药材亚区

本亚区有赤芍、升麻、羌活、柴胡、川贝母、猪苓、南沙参等主要野生品种。农区有大量青蒿、茵陈、蒲公英、牛蒡子、苣荬菜等野生药材,还适宜种植少量当归、党参、金银花、连翘。

IV.甘南高原秦艽、羌活、马麝、牛黄保护区

本区分布着马麝、马鹿、水獭、秦艽、羌活、大黄、贝母、雪莲、甘松、冬虫夏草等多种中药资源。人工培植牛黄、饲养马鹿。开发藏医药。

11.东部高山峡谷马麝资源保护亚区

山高坡陡,保留有马麝资源。

12.西部草原草场秦艽、羌活、牛黄发展亚区

野生药材主要有秦艽、羌活、贝母、大黄、甘松、冬虫夏草。应发展牛黄、养鹿。

 V.   河西走廊甘草。麻黄保护生产区

本区甘草、麻黄资源主要分布在农区和沙漠连接地带,锁阳、肉苁蓉分布于沙漠中。甘草、麻黄、锁阳量大;家种药材主要有红花、枸杞子、板蓝根等。祁连山地分布有秦艽、羌活、马麝、五灵脂、雪豹、冬虫夏草、贝母等中药资源。

13.中北部农灌地、荒漠地甘草、麻黄药材亚区

本亚区应扶持甘草种植,合理利用资源,适当发展红花、小茴香、枸杞子等。

14.南部祁连山地秦艽、羌活、马麝药材保护亚区

本亚区分布大量秦艽、羌活以及大黄、贝母、马麝等资源。

控件[tem_25_34]渲染出错,Source: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。
控件[tem_25_34]渲染出错,Source: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。